翰森製藥 翰森製藥

媒體報道
Media Reports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重磅】創新葯收入佔比83%!翰森製藥創新轉型做對了什麼?
來源: 發布日期:2025/08/22
字號

精彩內容



近日,翰森製藥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銷售收入74.34億元,其中創新葯與合作產品收入約61.45億元(+22.1%),佔總收入比例提升至82.7%。30年積累醞釀,翰森製藥實現了向全球化創新Big Pharma的蛻變,中國創新葯也實現了由“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跨越發展。面對風雲變幻的醫藥市場,翰森製藥通過自主研發與外部合作,打造了一條涵蓋40餘款創新葯的差異化創新產品管線,同時開啟向全球化跨越的發展新征程。


三十年砥礪前行,造就創新藥行業翹楚




8月18日,翰森製藥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實現營收約74.34億元(+14.3%),溢利約31.35億元(+15%),其中創新葯與合作產品收入約61.45億元(+22.1%),佔總收入比例提升至82.7%。


截至目前,翰森製藥已先後獲批上市了8款創新葯,創新葯收入佔比也由2020年的不到20%持續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超80%。這意味着,經過三十年不懈拼搏,翰森製藥已實現了向全球化創新Big Pharma的華麗蛻變。


近年來翰森製藥創新葯收入及佔比情況

來源:公司公告,米內網整理


1995年7月,伴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翰森製藥在連雲港創立。經過周密的市場調研,翰森製藥確定通過聚焦傳統產品劑型改進以及外資原研藥專利到期窗口期,以“搶仿”策略快速切入市場。此後十年間,翰森製藥在抗腫瘤、中樞神經等領域推出數十款首仿葯,迅速成為相應領域的龍頭企業。


雖然身處仿製葯黃金時代,但翰森製藥的創新基因已經開始覺醒。2002年,公司開始創新葯研發布局,並啟動1.1類新葯嗎啉硝唑的研發,是國內最早布局創新葯研發的企業之一;2014年,嗎啉硝唑正式獲批上市,成為全球40年來首個硝基咪唑類抗厭氧菌創新葯;2011年,上海翰森生物正式成立,公司的獨立藥學研究、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和註冊申報已形成完整研發體系,標志著翰森製藥的研發模式正式由以仿帶創升級為以創新葯為中心;2016年,在藥品審評審批改革前夕,翰森製藥開始組建生物葯研發團隊,全面接軌國際前沿技術。


2019年,隨着國家集采及醫保談判政策的出台,醫藥行業迎來了分水嶺,仿製葯黃金時代開始落幕,創新葯迎來了蓬勃發展期;也是在這一年,厚積薄發的翰森製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3692),並成為一匹蓄勢待發的黑馬,以每年1-2款創新葯獲批上市的頻率,創造了令同行稱奇的“翰森速度”;2021年,翰森製藥全球運營總部啟用,全面展開國際化戰略新征程。


2022年以來,翰森製藥不斷加速國際化合作,先後與默沙東、葛蘭素史克等跨國巨頭簽訂授權合作協議;2025年,翰森製藥的阿美替尼在英國獲批上市,成為首個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原研EGFR-TKI。


翰森製藥的發展軌跡,印證了中國醫藥行業從外資原研葯垄斷市場的“天價時代”,到仿製葯 “紅海競爭” 的“平價時代”,再到創新葯從“跟隨”到“領跑”的轉變,最後到了創新葯“出海” 的全球化博弈。


以差異化打破競爭壁壘,超40款創新葯蓄勢待發




翰森製藥的快速轉型,跟公司持續的研發投入、差異化的研發策略、高效的研發效率等息息相關。


據業績報告數據,2025年上半年翰森製藥研發開支約14.41億元,同比增長20.4%,佔總收入比例約19.4%。2019年至今,公司累計研發開支已超過100億元。目前公司組建了由1900餘名研發人員組成的專業研發團隊,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國家級研發稱號,建立了PROTAC、siRNA、融合蛋白、ADC、雙抗、單抗、納米製劑和PEG修飾長效藥物等8個研發技術平台。


除了研發投入,研發效率也是翰森製藥取勝的關鍵。以阿美替尼為例,2018年首個三代EGFR-TKI獲批進入國內市場后,翰森製藥僅用兩年時間就推動阿美替尼獲批上市,此後用了短短5年時間,將阿美替尼的適應症從二線治療擴展到一線治療再到輔助治療,實現了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全病程覆蓋,構建起強大的市場競爭壁壘。


而翰森製藥高效的研發效率離不開BD的“技術內化”。2019年至今,翰森製藥累計達成十餘項license-in交易,引進多款臨床中後期的成熟創新產品及臨床前的早期高差異化項目。


在自主研發與外部引進的雙輪驅動下,翰森製藥創新葯管線日益豐富,形成了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良性產品梯隊。米內網數據显示,除去已獲批上市的創新葯,目前翰森製藥有超過40款創新葯在國內處於臨床階段。


其中,注射用HS-20093(B7-H3 ADC)、注射用HS-20089(B7-H4 ADC)、HS-20094注射液(GIP/GLP-1雙受體激動劑)、HS-10241片(c-Met抑製劑)、HS-10374片(TYK2變構抑製劑)、QX004N注射液(IL-23單抗)等1類創新葯已經進入III期臨床,上市可期。


翰森製藥處於III期臨床的創新葯

來源:米內網綜合數據庫


BD反哺研發,全球化博弈下的新路徑




經過30年發展,翰森製藥已與美國、歐盟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貿易關係,成為中國葯企“走出去”的典範之一。


2025年6月,翰森製藥的核心產品阿美替尼獲得英國MHRA批准上市,成為首個在海外獲批上市的中國原研EGFR-TKI,標志著翰森製藥全球化迎來跨越式進展。


當自主創新能力達到國際水平時,“走出去”的對外授權成為BD反哺研發的另一重要支點。


2025年6月,翰森製藥公告稱,公司以最高超20億美元的交易額,將其正處於III期臨床的GLP-1/GIP雙受體激動劑HS-20094海外獨佔許可授予Regeneron。目前全球僅1款同靶點藥物獲批,為禮來的替爾泊肽,該葯2024年全球銷售額超過115億美元。


2024年12月,翰森製藥公告稱,公司以最高超20億美元的交易額,將其臨床前口服GLP-1受體激動劑HS-10535全球獨佔許可授權默沙東。在特定條件下,翰森製藥可能會在中國共同推廣或獨家商業化HS-10535,可見公司對此藥物充滿自信。


2023年10月及12月,翰森製藥先後公告稱,分別以最高17.1億美元、15.7億美元的交易額,將HS-20089(B7-H4 ADC)、HS-20093(B7-H3 ADC)的海外許可獨家授予葛蘭素史克,且雙方將共建聯合研發團隊,共享全球臨床試驗數據,這將為翰森製藥的國際化研發提供寶貴的對照數據。目前全球尚無靶向B7-H3、B7-H4的ADC藥物獲批,翰森製藥的HS-20093國產進度第一,已在開展局限期/複發性小細胞肺癌等適應症的III期臨床;HS-20089全球研發進度領先,已在開展卵巢癌適應症的III期臨床。


近年來翰森製藥海外授權交易

來源:公司公告,米內網整理


截至目前,翰森製藥授權MNC的四筆交易總金額已超過70億美元,為公司的早期產品提早兌現市場價值。由此可見,翰森製藥通過儲備同類首創(FIC)或同類最優(BIC)的自研高潛能產品實現對外授權,既能獲得持續投入研發的資金儲備,形成“研發-授權-再研發”的正向循環,還有助於穩健開拓國際市場,為更多自研產品進入海外市場積累經驗。


結語

在過去的30年裡,中國醫藥產業經歷多次周期性的調整與重組,翰森製藥以堅持創新、超越自我的拼搏追求,在大浪淘沙中脫穎而出,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翰森記錄”。回顧翰森製藥的發展歷程,公司以差異化臨床價值突破國際競爭壁壘,構建全球化合作創新生態,為中國葯企創新轉型帶來新的啟示。


資料來源:米內網數據庫、公司公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