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森製藥 翰森製藥

新聞發布
Press Release
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發布
ECTRIMS | 昕越®攜8項創新研究亮相國際學術盛會
發布日期:2025/09/29
字號

近日,昕越®(伊奈利珠單抗注射液)攜8項創新研究入選於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的第41屆歐洲多發性硬化治療與研究委員會大會(ECTRIMS)。該學術盛會在全球多發性硬化領域深具影響力,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神經科專家參會,共同就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等相關疾病的前沿動態展開深入探討。


口頭報告-O051


伊奈利珠單抗治療複發性NMO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開放標籤研究

作者:郭守剛(山東省立醫院)

● 研究簡介

NMOSD是一種罕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伊奈利珠單抗是一種靶向CD19的B細胞清除劑,可能降低複發風險。本研究比較了46例接受伊奈利珠單抗治療和15例接受嗎替麥考酚酯(MMF)治療的AQP4抗體陽性複發性NMOSD患者的臨床數據,以評估伊奈利珠單抗的療效和安全性。

● 研究目的

評估伊奈利珠單抗在中國成人複發性AQP4陽性NMOSD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 研究方法

採用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設計。納入符合條件的AQP4陽性成年NMOSD患者(年齡≥18歲),EDSS評分在2至8分之間,且一年內至少出現兩次需治療的複發。共61名參与者按3: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300 mg 伊奈利珠單抗或0.5 g MMF治療。主要結局指標為年複發率(ARR),次要結局包括擴展殘疾擴展量表(ED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評估的殘疾進展、B細胞清除與重建分析以及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監測。

● 研究結果

在中位隨訪6個月期間,伊奈利珠單抗組複發率為6.5%(3/46), MMF組為33.3%(5/15)(HR 0.196, P=0.034)。伊奈利珠單抗組中位EDSS為2.0, MMF組為3.0(P=0.019); mRS分別為2.0和3.0(P=0.007)。68.2%(15/22)的患者在至少一次伊奈利珠單抗治療后抗體滴度下降。治療后1個月,90.5%(38/42)的患者CD19+ B細胞水平低於1%;6個月時14.3%(3/21)出現B細胞重建>1%,12個月時75%(6/8)仍維持<1%。伊奈利珠單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0.4%(14/46), MMF組為26.6%(4/15)(P=0.638), 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見,5例患者需住院或抗生素治療,無死亡報告。

● 研究結論

與MMF等傳統免疫抑製劑相比,伊奈利珠單抗可降低複發風險、減緩殘疾進展、維持長期B細胞清除,並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


口頭報告-O137


伊奈利珠單抗對比利妥昔單抗在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一項真實世界多中心隊列研究

作者:馮金洲(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研究簡介

伊奈利珠單抗和利妥昔單抗分別是抗CD19和抗CD20的B細胞清除抗體,可用於治療NMOSD。然而,這兩種藥物在真實世界臨床應用中的數據有限。

●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過回顧性多中心分析,評估伊奈利珠單抗與利妥昔單抗在NMOSD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 研究方法

研究收集了中國5个中心接受伊奈利珠單抗或利妥昔單抗首次給藥方案並完成1年隨訪的NMOSD患者數據。結果採用逆概率處理加權(IPTW)和雙穩健模型進行評估。

● 研究結果

共納入244例患者,其中125例接受伊奈利珠單抗治療,119例接受利妥昔單抗治療。隊列中女性患者居多(230/244, 94.3%), AQP4-IgG血清陽性率為93.9%(229例)。經IPTW調整后,部分基線特徵在組間更平衡。伊奈利珠單抗組和利妥昔單抗組中位隨訪時間均為12.0個月。伊奈利珠單抗組複發率為7.20%(9/125), 利妥昔單抗組為21.85%(26/119)(風險比[HR] 3.46, 95%置信區間[CI] 1.51-7.96; P=0.003)。調整后的年複發率伊奈利珠單抗組(0.07)顯著低於利妥昔單抗組(0.23), 發生率比(IRR)為3.43(95% CI 1.57-7.50; P=0.002)。伊奈利珠單抗組53.6%(67/125)的患者擴展殘疾狀態量表(EDSS)評分改善,利妥昔單抗組為34.5%(41/119)(比值比[OR] 0.33, 95% CI 0.16–0.69; P=0.003)。伊奈利珠單抗組不良事件(AEs)發生率為31.2%(39/125), 包括8例嚴重不良事件(SAEs; 6.4%);利妥昔單抗組為42.9%(51/119), 包括10例SAEs(8.4%)。兩組間AEs(P=0.082)和SAEs(P=0.629)發生率無顯著差異。

● 研究結論

與利妥昔單抗相比,伊奈利珠單抗在降低NMOSD患者複發風險和改善殘疾進展方面表現出更優的療效。兩種B細胞清除療法安全性相當。這些發現支持伊奈利珠單抗作為更廣泛NMOSD人群的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療選擇。


壁報-P355


B細胞耗竭治療NMOSD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項來自中國北方的真實世界多中心隊列研究

作者:汪春娟 / 郭守剛(山東省立醫院)

● 研究簡介

NMOSD是一種複發性的中樞神經系統炎症性疾病。B細胞清除療法(BCD)在預防複發和改善預後方面已显示出卓越療效。

● 研究目的

評估BCD療法在AQP4+NMOSD患者中的真實世界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 研究方法

研究從2018年1月至2024年4月招募中國北方五個多中心NMOSD研究組的AQP4+NMOSD患者。分析包括年複發率(ARR)、擴展殘疾狀態量表(EDSS)評分、外周B淋巴細胞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採用生存分析和Cox回歸分析評估療效及隨時間發生後續發作的風險因素。

● 研究結果

共納入212例AQP4-IgG血清陽性NMOSD患者,其中100例(47%)接受BCD治療,112例(53%)接受傳統治療。BCD療法包括伊奈利珠單抗(45%)、利妥昔單抗(35%)以及從利妥昔單抗轉換為伊奈利珠單抗(30%)。BCD組ARR從0.71降至0.08,顯著優於非BCD組的ARR(0.47)。EDSS評分(3.72±1.71 vs. 2.98±1.74, P<0.001)和mRS評分(2.74±1.00 vs. 2.10±1.19, P<0.001)均显示顯著改善,而非BCD組無變化。92%(92/100)接受BCD治療的患者CD19+ B細胞水平下降。使用伊奈利珠單抗的患者中,37.5%(15/40)在3個月時B細胞清除率<1%,14.2%(3/21)在6個月時重建率≥1%。使用利妥昔單抗的患者中,34.4%(10/29)清除率<5%,28.5%(2/7)在6個月時重建率≥5%。BCD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6%(36/100),主要為感染,非BCD組為25.8%(29/112)。此外,18%(18/100)的BCD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為乾燥綜合征。

● 研究結論

BCD療法在降低複發率和延緩殘疾進展方面表現出卓越有效性,尤其對於伴有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的NMOSD患者。在單一療程內,與利妥昔單抗相比,伊奈利珠單抗對B細胞的清除显示出更強且更持久的效果。


壁報-P859


伊奈利珠單抗治療NMOSD的多中心真實世界研究

作者:卜碧濤(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 研究簡介

伊奈利珠單抗是一種人源化抗CD19+B細胞清除劑,用於治療AQP4-IgG陽性的成人NMOSD患者。該葯在中國上市約兩年,但目前仍缺乏多中心、大樣本數據來驗證其在中國真實世界環境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 研究目的

通過多中心和大樣本數據評估伊奈利珠單抗在中國AQP4抗體陽性NMOSD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 研究方法

在中國中西部地區五个中心開展一項真實世界研究,回顧性收集2023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間所有接受伊奈利珠單抗治療的患者。分析患者治療后的疾病複發情況、擴展殘疾狀態量表(EDSS)評分和CD19+B淋巴細胞計數的動態變化,並記錄不良反應。

● 研究結果

研究納入115例AQP4-IgG陽性NMOSD患者(女性佔88.7%,平均年齡45.1±14.2歲),中位隨訪時間10.6個月(範圍0.4-24.8個月)。隨訪期間僅1例患者複發,該患者既往6個月內未接受B細胞清除治療,於2024年9月開始使用伊奈利珠單抗但錯過第15天加強劑量,172天後複發。EDSS評分從基線3.0(範圍0-8.5)顯著降至6個月時的2.0(範圍0-8.0)並在一年的2.0(範圍0-7.0)(P<0.001)。CD19+B淋巴細胞計數從基線274.3/μl顯著降至6個月時的2.9/μL和12個月時的12.0/μL(P<0.001)。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但大多數患者維持IgG水平高於5g/L(3例患者6個月時低於5g/L,12個月時均高於5g/L)。無嚴重感染或死亡報告,僅1例患者因複發和換藥失訪。

● 研究結論

中國大樣本真實世界數據显示,伊奈利珠單抗顯著降低AQP4-IgG陽性NMOSD患者的複發率和EDSS評分,且未報告嚴重不良反應,表明伊奈利珠單抗是NMOSD患者有效且安全的治療選擇。


壁報-P843


伊奈利珠單抗治療中國成人抗AQP4抗體陽性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黃文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 研究簡介

2022年3月,CD19靶向單抗伊奈利珠單抗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成人水通道蛋白4抗體陽性(AQP4+)NMOSD。然而,其真實世界證據仍然有限,凸顯了開展前瞻性隊列研究的必要性。

● 研究目的

在前瞻性隊列中評估伊奈利珠單抗在中國成人AQP4+ NMOSD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 研究方法

2023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間,納入64例成人AQP4+ NMOSD患者。主要結局指標為年複發率(ARR)。次要結局包括擴展殘疾狀態量表(ED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評估的殘疾進展,以及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s)。

● 研究結果

隊列中女性患者佔主導(91.7%,111/121),平均發病年齡35(±12)歲。中位隨訪13.9個月(範圍0.2-25.4)期間,伊奈利珠單抗作為42.1%(51/121)患者的一線維持治療。治療后ARR顯著降低(1.46 vs. 0.09; P<0.001)。13例患者在隨訪期間複發,首次複發平均時間6.7(±5.5)個月;2例患者各出現兩次複發,複發時間分別為6.7和14.8個月。殘疾評分顯著改善:EDSS中位數從2.5(範圍0.0-8.0)降至2.0(0.0-6.0; P=0.011),mRS中位數從1.0(0.0-5.0)降至1.0(0.0-4.0; P=0.002)。75.2%(91/121)患者發生TEAEs,主要為輕度注射相關反應(71.9%,87/121); 37.1%(45/121)報告感染,包括6例需住院的重症感染。最常見感染為上呼吸道感染(22例)、尿路感染(9例)和肺炎(8例)。12例患者中止治療(肺炎5例、複發4例、妊娠2例)。29.5%(23/78)患者隨訪期間血清AQP4抗體滴度下降。無死亡事件報告。

● 研究結論

在這項前瞻性真實世界隊列中,伊奈利珠單抗顯著降低中國AQP4+ NMOSD患者的複發率並減輕殘疾進展,與關鍵試驗結果一致。感染(尤其是嚴重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仍是臨床實踐中的關鍵問題。需要進一步前瞻性和比較性研究以揭示伊奈利珠單抗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


电子壁報-P1755


伊奈利珠單抗治療NMOSD的依從性、安全性和療效:一項多中心回顧性研究

作者:楊歡(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 研究簡介

伊奈利珠單抗是全球首個獲批用於NMOSD的CD19靶向B細胞清除劑,其在N-MOmentum試驗中显示出顯著降低複發風險的療效。關於中國人群的依從性、治療反應和長期安全性,尤其是真實世界實踐數據仍然匱乏。

● 研究目的

回顧性分析伊奈利珠單抗在中國NMOSD患者中的真實世界療效和安全性。

● 研究方法

這項多中心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中國5个中心接受伊奈利珠單抗治療的AQP4-IgG血清陽性NMOSD患者。收集的數據包括人口統計學特徵、臨床特徵、給藥方案、年複發率(ARR)、擴展殘疾狀態量表(EDSS)評分、AQP4-IgG滴度和不良事件(AEs)。

● 研究結果

共61例患者接受伊奈利珠單抗治療。治療后六個月內,4例患者(6.6%)更換其他治療。在治療超過六個月的42例患者中,至末次隨訪時無人改變治療方案。41例患者(67.2%)發生AEs,主要為感染(24/61, 39.3%)、輸注反應(27/61, 44.3%)、瘙癢(14/61, 23.0%)和皮膚疣(14/61, 23.0%)。報告1例嚴重AE(嚴重疼痛)(1/61, 2.4%)。治療后六個月,IgG(P=0.011)、IgA(P<0.001)和IgM(P<0.001)水平顯著降低。CD20+B細胞計數從治療前274.2±194.8/μL顯著降至治療后5.7±13.5/μL(P<0.001)。中位隨訪13.5(範圍6-28)個月後,40/42例(95.2%)患者未複發。基線平均ARR從0.473降至0.088(降低82.3%, P<0.001)。EDSS評分中位數從3.5(範圍1.5-7)降至3(範圍1-7)(P=0.035)。25/39例患者(64.1%)AQP4-IgG滴度下降,無患者出現滴度升高。

● 研究結論

真實世界數據證實伊奈利珠單抗顯著降低中國NMOSD患者的複發率和EDSS評分,並表現出較高的治療依從性,且安全性可控。


电子壁報-P1838


伊奈利珠單抗治療NMOSD合併原發性乾燥綜合征的療效評估

作者:袁超(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 研究簡介

NMOSD與原發性乾燥綜合征(pSS)的共病率高達15%至30%。此類共病患者常表現出高複發率和殘疾快速進展等不良臨床特徵。本研究首次前瞻性評估伊奈利珠單抗在NMOSD-pSS共病患者真實世界隊列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 研究目的

評估伊奈利珠單抗在中國合併pSS的AQP4陽性NMOSD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 研究方法

招募2024年6月至2025年2月期間接受伊奈利珠單抗治療的NMOSD合併pSS患者。pSS診斷基於2016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分類標準。主要結局指標為年複發率(ARR)。次要結局包括擴展殘疾狀態量表(EDSS)、改良Rankin量表(mRS)和EULAR乾燥綜合征疾病活動指數(ESSDAI)評分,以及不良事件(AEs)的發生情況。

● 研究結果

共納入5例女性患者,中位發病年齡32歲(範圍24-72歲),中位隨訪時間6個月(範圍1.4-8.3個月)。2例患者首次發作后直接啟用伊奈利珠單抗,2例患者在常規免疫治療后複發接受伊奈利珠單抗,1例患者因其他治療不良反應換用伊奈利珠單抗。發作類型包括3例視神經炎、1例視神經炎合併脊髓炎和1例脊髓炎。治療前ARR為0.5。截至2025年3月30日,5例患者均未複發。中位EDSS評分從2(範圍1-4)降至1(範圍1-4)(P>0.05); 中位ESSDAI評分從4(範圍2-5)降至3(範圍2-4)(P>0.05); 中位mRS評分從2(範圍1-4)降至1(範圍1-2)(P>0.05)。5例患者均未觀察到不良反應。

● 研究結論

伊奈利珠單抗降低了NMOSD合併pSS患者的複發率且無顯著不良反應,在改善mRS、EDSS和ESSDAI評分方面呈現趨勢,但無統計學意義。需要更大樣本量和更長期隨訪的研究來確認伊奈利珠單抗在該患者群體中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


电子壁報-P1792


1例伊奈利珠單抗治療NMOSD合併NMDAR腦炎的病例報告

作者:黃月(河南省人民醫院)

● 研究簡介

NMOSD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抗NMDAR)腦炎是兩種不同的自身免疫綜合征,分別由抗水通道蛋白4抗體(AQP4-IgG)和NMDAR-IgG介導。儘管罕見共病病例曾有報道,但其潛在的免疫學相互作用和最佳治療策略,特別是關於B細胞清除療法的作用仍不明確。

● 研究目的

報告一例19歲女性先後患NMOSD和抗NMDAR腦炎並使用伊奈利珠單抗治療的病例。

● 研究方法

分析臨床數據,包括人口統計學資料、檢查結果、神經影像學、血清學/腦脊液(CSF)發現、治療方案及治療反應。

● 研究結果

一名19歲女性最初在12歲時出現頑固性噁心和嘔吐。磁共振成像(MRI)显示腦橋和延髓異常信號,延伸至脊髓C2椎體水平。儘管血清和CSF中AQP4-IgG陰性,仍懷疑NMOSD。甲潑尼龍衝擊治療后癥狀緩解。14歲時複發,出現嗜睡,MRI显示左側海馬、中腦、腦橋和雙側小腦腳新發病灶。重複激素治療和嗎替麥考酚酯預防后達到緩解。19歲時出現急性精神癥狀、認知能力下降、口面部運動障礙、意識改變和中樞性低通氣。複查MRI未見異常,但血清AQP4-IgG陽性(1:320), CSF中AQP4-IgG(1:10)和NMDAR-IgG(1:10)均陽性。儘管接受甲潑尼龍衝擊治療、血漿置換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療,患者改善甚微,仍依賴机械通氣(mRS評分5分)。鑒於B細胞在包括抗NMDAR腦炎在內的多種自身免疫病中的核心作用,以及CD19靶向單抗在NMOSD中的療效,給予伊奈利珠單抗治療。患者實現完全神經功能恢復(mRS評分0分), 並在六個月的隨訪中維持緩解。

● 研究結論

伊奈利珠單抗降低了NMOSD合併pSS患者的複發率且無顯著不良反應,在改善mRS、EDSS和ESSDAI評分方面呈現趨勢,但無統計學意義。需要更大樣本量和更長期隨訪的研究來確認伊奈利珠單抗在該患者群體中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


關於翰森製藥

翰森製藥是中國領先的創新驅動型製藥企業,以「持續創新,提高人類生命質量」為使命,重點關注抗腫瘤、抗感染、中樞神經系統、代謝及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治療領域。截至目前,公司在中國產生銷售收入的創新葯共7款,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管線。翰森製藥連續多年位居全球製藥企業百強、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前3強,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翰森製藥於2019年6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3692.HK)。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cn.hspharm.com/。

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閱,非廣告用途。翰森製藥不推薦任何未獲批藥品使用和/或未獲批適應症用藥,亦不對任何藥品和/或適應症作推薦。本文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請遵從醫生或其他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的意見或指導。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作出的任何與治療有關的決定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並遵照藥品說明書。如需了解公司任何產品、醫療或疾病的相關信息,請務必諮詢醫療衛生專業人士。

前瞻性說明

本新聞稿旨在提供關於翰森製藥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包括其子公司,統稱為“翰森製藥”)的信息。它不構成對翰森製藥或任何投資建議的信息披露。本新聞稿包含的信息可能包括與翰森製藥業務和產品前景、計劃、信念、預期和策略相關的前瞻性聲明。這些聲明是基於推測性假設的預測,並不保證未來的表現。它們受到諸如科學、商業、政治、經濟、財務、法律因素以及競爭環境和社會條件等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影響,這些因素很多都是翰森製藥無法控制且難以預測的,因此實際結果可能與此處所述有顯著差異,且過去的證券價格趨勢不應作為未來行情的指導。因此,投資者在使用這些信息進行投資決策時應謹慎行事。“致力於”“預期”“相信”“預測”“意圖”“預計”“可能”“將”“應該”“計劃”“繼續”“目標”“考慮”“估計”“指導”“潛在”“追求”以及於任何未來計劃、行動或事件的討論中使用的類似詞語和術語,均表示前瞻性聲明。翰森製藥不承諾或保證前瞻性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且不承擔更新或修訂這些前瞻性聲明的義務。無論是翰森製藥還是其任何董事、員工或代理人,均不對任何證明不準確或無法實現的前瞻性聲明負責,也不對因依賴本新聞稿中提供的信息而產生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責,包括但不限於直接、偶然、間接或懲罰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