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森製藥 翰森製藥

新聞發布
Press Release
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發布
AASLD│翰森製藥恆沐®6項成果發布,肝硬化研究獲評“傑出壁報”
發布日期:2025/11/11
字號

2025年11月7-11日,第76屆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年會於美國華盛頓舉行。AASLD年會是目前世界上規模盛大、極具權威的肝臟病學會議,是了解全球肝病領域前沿進展的重要窗口。翰森製藥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原研口服抗乙型肝炎病毒藥物——艾米替諾福韋(恆沐®,TMF)6項研究成果於本次大會發布,涵蓋長期骨安全性和在ALT正常、肝硬化、肝衰竭和孕婦人群中以及聯合干擾素的應用進展。其中,一項有關恆沐®與丙酚替諾福韋(TAF)在乙肝肝硬化人群中比較的多中心真實世界研究被評為“傑出壁報”(Poster of Distinction)[1-6]

這些研究為恆沐®在更廣泛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人群中的應用提供了證據支持,為臨床實踐中處理複雜病例提供了循證指導。其中,恆沐®5年隨訪觀察結果有力地支持了恆沐®長期治療的骨安全性優勢,併為防控骨密度下降提供了線索;PROMOTE研究96周數據為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人群提供了更精準、更具前瞻性的治療體系和基礎路線,通過恆沐®長期抑制病毒延緩疾病進展(包括肝硬化、肝癌),從而改善患者最終結局;針對乙肝失代償肝硬化患者的多中心真實世界研究證實了恆沐®在療效和安全性上相比TAF具有一定優勢,有助為個體化治療提供參考。

以下為恆沐®相關研究的簡要介紹:

摘要編號:1249


CHB患者使用TMF治療5年骨密度下降的影響因素[1]

 作者:劉智泓/侯金林(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牛俊奇(吉林 大學第一醫院)等

所有Ⅲ期研究參与者【包括TMF持續治療和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治療2年轉換為TMF的CHB患者】繼續口服TMF(25 mg,每日1次)。隨訪5年發現:

  • 584例患者中有315例(53.9%)腰椎Z評分增加。儘管96周時TDF組的骨密度(BMD)顯著低於TMF組,但TDF治療引起的BMD下降在轉換為TMF治療后至(144+)96周時已得到恢復。

  • 114例(19.5%)患者出現BMD下降。TMF組和TDF轉TMF組的Z評分下降水平分佈相似。基線HBV DNA≥8log10IU/mL是BMD下降的獨立危險因素(OR=1.850,p=0.020)。血清鈣(OR=46.133,p=0.002)、甲狀旁腺激素(OR=1.010,p=0.014)、I型膠原C端肽(OR=5.103,p=0.018)和基線Z評分(OR=1.575,p<0.001)也是BMD下降的危險因素。

總之,經過5年的治療,80.5%的患者BMD Z評分穩定或有增加,而其餘19.5%的患者BMD下降可能與基線高病毒載量和高血清鈣等風險因素有關。

摘要編號:1203


96 周TMF治療ALT 正常慢性HBV感染患者(PROMOTE 研究)更新結果[2]

 作者:桂紅蓮/謝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

本次分析納入193 例ALT水平正常(≤1×ULN[40IU/L])的CHB患者(TMF組93例,空白對照組100例)。分析發現:

  • 96 周時,TMF組的 HBV DNA 抑制率(<20 IU/mL)顯著高於對照組(78.49% vs 14.0%,p<0.001)。在基線病毒載量高(HBV DNA≥8log10 IU/mL)的患者中,TMF組有38.1%的患者實現HBV DNA<20 IU/mL,而對照組為5.56%。HBeAg 陰性患者中,TMF組的HBV DNA 抑制率顯著高於對照組(91.3% vs 18.31%;p<0.001)。

  • 與對照組相比,TMF組的 HBsAg 水平從基線顯著降低(p<0.001),這一趨勢在 HBeAg 陽性亞組中同樣顯著(p<0.001)。

  • TMF組ALT水平的降低顯著高於對照組(-12.25% vs 6.25%,p < 0.001)。在HBeAg陽性亞組(-10.81% vs 21.43%,p=0.007)和HBeAg陰性亞組(-13.01% vs 5.0%,p=0.008)中均一致。

  • 值得注意的是,對照組出現1例急性肝炎伴 ALT 驟升(ALT > 5 × ULN)且與其他原因無關,而 TMF 組未觀察到此類情況。兩組間肌酐水平、腎小球濾過率或血脂譜無顯著差異。

這項全球首個針對ALT正常CHB人群的RCT(PROMOTE研究)96周數據表明,即使ALT正常,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如TMF)也能顯著抑制病毒複製,改善肝臟炎症標誌物(降低ALT水平),並可能降低疾病進展風險。該研究挑戰了僅對ALT升高患者進行治療的固有觀念,為擴大治療提供了高質量循證依據。

摘要編號:1120

“傑出壁報”(Poster of Distinction)


TMF vs TAF治療CHB相關肝硬化患者:一項多中心真實世界研究的證據[3]

 作者:陳君/黃澤炳/黃燕(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這項多中心真實世界隊列研究從11家醫院招募了606例CHB相關肝硬化患者。使用傾向評分匹配方法調整混雜因素后,將患者分為TMF治療組(TMF 25 mg, n=304)和TAF治療組(TAF 25 mg, n=302)。此外,將接受TMF治療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進一步分為初治組(TN)和經治(TE)伴低病毒血症組。結果显示:

  • 在所有亞組(總體人群、低病毒血症人群、HBeAg陽性和HBeAg陰性人群)中,TMF和TAF組在主要療效終點(HBV DNA<10 IU/mL)显示出類似的應答率。在TN和TE伴低病毒血症患者中兩組也觀察到類似的病毒學應答率。

  • 48周治療后,TMF組的ALT復常率顯著高於TAF組(86.8% vs 76.9%,p=0.014)。兩組的HBeAg血清學轉換率沒有顯著差異(24.44% vs 21.62%,p=0.18]。兩組的肝臟硬度檢測值(LSM)均显示下降,兩組間無顯著差異(p=0.69)。

  • TMF組未出現失代償肝硬化事件,而TAF組出現了4例該事件。相比TAF組,TMF組在腎臟安全性和脂質水平上均显示無顯著差異,兩組均展示出較高的安全性。

研究表明,在48周治療期間,TMF治療代償性CHB相關肝硬化患者在抗HBV療效ALT復常率方面優於TAF,並显示出良好的血脂和腎臟安全性。

摘要編號:4139


TMF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一項多中心、前瞻性隊列研究[4]

 作者:劉薇/寧琴/陳韜(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等

來自中國13家三級醫院的196例ACLF患者,基於所使用的抗病毒藥物,被分為TMF、TAF、TDF和恩替卡韋(ETV)組。結果發現:

  • TMF、TAF、TDF和ETV組患者的28天生存率分別為89.62%、85.19%、79.31%和82.76%,無顯著差異(P=0.410)。

  • 經過4周的抗病毒治療后,TMF組(P<0.001)、TAF組(P<0.001)、TDF組(P=0.004)和ETV組(P<0.001)的HBV DNA水平均顯著降低。TMF組患者的AST水平(P<0.001)、ALT水平(P<0.001)、膽紅素水平(P=0.002)和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水平(P=0.014)均顯著下降,TAF組患者也表現出類似的改善。

  • 然而,在TDF和ETV組中,僅AST和ALT水平在治療4周后顯著下降,而膽紅素和INR水平基本保持不變。此外,四組患者的血細胞計數、肌酐水平和eGFR水平均無顯著變化。

研究認為TMF在HBV相關ACLF患者中表現出抗病毒活性,可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相關指標,且對腎功能無不良影響。

摘要編號:1183


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聯合TMF治療CHB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

 作者:曾慶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

本研究回顧性納入了2022年1月至2025年5月期間來自中國河南3家醫院接受TMF(25mg/天)和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Peg-IFN α-2b)(180μg/周)治療的患者。共納入180例患者,其中轉換聯合治療組(初始NAs治療後轉為TMF聯合Peg-IFN α-2b治療)120例,初治聯合治療組60例。研究發現:

  • 治療48周時,轉換聯合治療組與初治聯合治療組的HBV DNA不可測率分別為99.17% vs.96.67%(p=0.537),HBeAg清除率分別為76.67% vs. 42.86%(p=0.026),HBsAg清除率分別為44.16% vs 28.33%(p=0.040)。

  • 在實驗室指標異常方面,轉換聯合治療組與初治聯合治療組的治療期間主要不良事件為ALT升高、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僅有1例患者出現總膽紅素升高。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

研究表明,治療48周時,轉換聯合治療組的HBeAg清除率和HBsAg清除率顯著優於初治聯合治療組。兩組在整個治療期間均保持了良好的總體安全性。起始NAs治療後序貫聯合Peg-IFN α治療,可能是促進HBsAg清除的一種合理且有前景的策略。

摘要編號:1364


TMF在CHB孕婦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6]

 作者:曾慶磊(河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

從2022年1月至2025年2月,回顧性收集了服用TMF(25mg/天,餐后口服)並懷孕的育齡婦女的臨床數據。共納入21名育齡婦女及其21名新生兒。分析發現:

  • 在孕期,母體HBV DNA和ALT水平逐漸下降,分娩時中位值分別為0(0, 0)log₁₀ IU/mL和17(15, 27.5)U/L。此外,血紅蛋白和血清肌酐水平逐漸下降,而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呈上升趨勢。產後7個月,3例(17.6%,3/17)發生HBeAg血清轉換,所有患者HBV DNA水平均低於檢測下限(<25 IU/mL),中位ALT水平為16(13.5, 19)U/L,血紅蛋白、血清肌酐和eGFR水平均恢復至基線水平。母體治療期間的主要不良事件為噁心、厭食和疲勞。主要併發症為胎膜早破(14.2%,3/21)。

  • 新生兒出生時中位孕周為38.5(38.5, 40)周,12名為男性。無早產或過期產,無出生缺陷或畸形。出生1分鐘時Apgar評分為9(9, 10)。生長指標(身高、體重和頭圍)均正常。所有新生兒均接受了標準的HBV免疫預防,11名(52.4%)進行了母乳餵養。7個月齡時,所有新生兒的生長指標均正常,且均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陰性。乙型肝炎表面抗體的中位水平為490(222, 675)mIU/mL。

研究初步表明,TMF治療CHB孕婦具有良好的母體和嬰兒安全性和有效性。結合乙型肝炎免疫預防,可以成功阻斷HBV母嬰傳播。

綜上所述,恆沐®在AASLD 2025年會發布的6項研究,覆蓋了從ALT正常者、肝硬化、肝衰竭到孕婦等廣泛慢乙肝人群,證實了其在不同人群、聯合用藥及長期用藥的強效抗病毒作用和良好安全性,為慢乙肝個體化、全人群治療提供了重要循證依據。恆沐®在臨床應用上的持續探索,將推動中國乃至全球慢乙肝治療向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發展,助力實現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全球目標。

參考文獻:

1.Zhihong Liu,et al.1249 |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DECLIN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TREATED WITH TENOFOVIR AMIBUFENAMIDE OVER 5 YEARS. Hepatology.82(S1):S422

2.Honglian Gui,et al.1203 | UPDATE OF 96 WEEKS TENOFOVIR AMIBUFENAMIDE TREATMENT IN CHRONIC HBVINFECTED PATIENTS WITH NORMA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THE PROMOTE STUDY). Hepatology.82(S1):S383

3.Jun Chen,et al.1120│TREATMENT OF TENOFOVIR AMIBUFENAMIDE VERSUS TENOFOVIR ALAFENAMID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EVIDENCE FROM A MULTICENTER REAL-WORLD STUDY.Hepatology.82(S1):S322

4.Wei Liu,et al.4139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NOFOVIR AMIBUFENAMIDE FUMARATE IN PATIENTS WITH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 MULTI-CENTER,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Hepatology.82(S1):S1895

5.Ru-Yue Chen,et al.1183 |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PEGINTERFERON ALFA-2B COMBINED WITH TENOFOVIR AMIBUFENAMID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ology.82(S1):S368

6.Ru-Yue Chen,et al.1364 |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ENOFOVIR AMIBUFENAMIDE FOR PREGNANT WOMEN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ology.82(S1):S507


關於翰森製藥

翰森製藥是中國領先的創新驅動型製藥企業,下屬豪森葯業、常州恆邦葯業、翰森生物醫藥等子公司,以「持續創新,提高人類生命質量」為使命,重點關注抗腫瘤、抗感染、中樞神經系統、代謝及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治療領域。截至目前,公司在中國產生銷售收入的創新葯共7款,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管線。翰森製藥連續多年位居全球製藥企業百強、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前3強,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翰森製藥於2019年6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3692.HK)。

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閱,非廣告用途。翰森製藥不推薦任何未獲批藥品使用和/或未獲批適應症用藥,亦不對任何藥品和/或適應症作推薦。本文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請遵從醫生或其他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的意見或指導。醫療衛生專業人士作出的任何與治療有關的決定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並遵照藥品說明書。如需了解公司任何產品、醫療或疾病的相關信息,請務必諮詢醫療衛生專業人士。

前瞻性說明

本新聞稿旨在提供關於翰森製藥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包括其子公司,統稱為“翰森製藥”)的信息。它不構成對翰森製藥或任何投資建議的信息披露。本新聞稿包含的信息可能包括與翰森製藥業務和產品前景、計劃、信念、預期和策略相關的前瞻性聲明。這些聲明是基於推測性假設的預測,並不保證未來的表現。它們受到諸如科學、商業、政治、經濟、財務、法律因素以及競爭環境和社會條件等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影響,這些因素很多都是翰森製藥無法控制且難以預測的,因此實際結果可能與此處所述有顯著差異,且過去的證券價格趨勢不應作為未來行情的指導。因此,投資者在使用這些信息進行投資決策時應謹慎行事。“致力於”“預期”“相信”“預測”“意圖”“預計”“可能”“將”“應該”“計劃”“繼續”“目標”“考慮”“估計”“指導”“潛在”“追求”以及於任何未來計劃、行動或事件的討論中使用的類似詞語和術語,均表示前瞻性聲明。翰森製藥不承諾或保證前瞻性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且不承擔更新或修訂這些前瞻性聲明的義務。無論是翰森製藥還是其任何董事、員工或代理人,均不對任何證明不準確或無法實現的前瞻性聲明負責,也不對因依賴本新聞稿中提供的信息而產生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負責,包括但不限於直接、偶然、間接或懲罰性的損害。